常德特訓學校那里效果好,在澳大利亞,有些人家的孩子一般從小就被家長送去學開船,教練常常把船泊在淺灘上,船底船身難免會沾滿沙子。貓頭的工作就是用抹布、清水把亡們清洗干凈。11歲那年,他趴在船身上,在太陽下一天干上6個小時,整整干了一個暑假,他媽媽也不會因心疼而阻攔。因為在她的觀念里,貓頭有權也有能力安排自己的時間。魚生那陣子上課時老打盹,問他原因,他自豪地說:“我每周四上午5點到7點在我家的街區送報紙,一次可以掙14塊錢!”班上其他男孩羨慕不已。
以中國家長的心態去考慮,我們是決不會允許這類事情發生的:讓孩子到淺灘擦船,出了意外怎么辦?為了掙14塊錢上課打盹,學不好功課怎么辦?而澳大利亞的家長們卻不這樣想,他們認為培養孩子的能力最重要,而不是看重孩子學了多少具體知識。
澳大利亞的孩子們都特別能忍耐,他們從小被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訴家長去看醫生,但不可以沒完沒了地抱怨、呻吟,抱怨是沒出息的表現。冬天里女生們都清一色穿裙裝校服,小男生則穿短褲西裝。即使是星期天,家長也不給孩子們穿厚衣服,他們仍是一副短裝打扮在公園的草地上跑來跑去。澳大利亞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后敢做敢當,有能力,同時還要有從小鍛煉出來的、不怕寒冷、饑餓、勞累的健壯的身體。而我們國內大多數父母的做法則多少顯的有些“非理性”,比如我們身邊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孩子在前面跑,家長在后面追。干什么?喂飯。跑在前面的孩子玩玩這個,玩玩那個,后面的人不停地說:“寶貝,再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