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再現“世仇村”和解!打破互不通婚陳規,有情人終成眷屬
百年世仇,一朝和解。對于榕城區仙橋街道槎橋村、美西村、美東村、下六村的村民來說,今年的國慶節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歷史時刻,因為在這一天,4個“世仇村”成功破冰和解,正式破除百余年來互不通婚、互不結親的陳規舊俗,結為睦鄰友好鄉村,互助互利共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4村同慶,一場儀式敦和睦
10月1日上午,榕城區仙橋街道槎橋村、美西村、美東村、下六村張燈結彩、彩旗飄揚、鼓樂喧天,處處洋溢著濃厚的喜慶氛圍,在這一天,4個村的睦鄰友好儀式在4村同步隆重舉行,各村派出由村干部、鄉賢、長者等組成的代表團,前往其他3村祠堂進行互訪,互贈“睦鄰友好”牌匾,正式廢除互不通婚陳規,結為睦鄰友好鄉村。至此,4村村民不再受“祖訓禁令”的阻礙,可以自由來往婚戀。
當天,在槎橋村,記者看到到處一片喜慶洋洋,楊氏宗祠裝扮得紅紅火火,里里外外擠滿了統一著裝的村民。9時30分,這是槎橋村民翹首以盼的重要時刻,美西村、美東村、下六村代表團帶著寫有“喜”字的禮品和“睦鄰友好”牌匾前來拜訪,大家一團和氣地圍坐在宗祠前的長桌,談笑風生,共同享用象征著圓圓滿滿、和和美美的“甜蛋”,最后在鞭炮聲中及各村代表團的共同見證下,舉行了莊重的虔告祖先儀式以及互贈“睦鄰友好”牌匾,標志著“世仇村”正式破冰和解、釋怨解結,結束百余年互不通婚的歷史。
參加了睦鄰友好儀式的槎橋村村民楊伯十分高興,他告訴記者,以前,“祖訓”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溝壑,橫跨在幾個村的村民之間,尤其是一些思想比較保守的老人家還會對后代三令五申,嚴禁年輕人之間的自由婚戀,甚至是“棒打鴛鴦”,鬧了不少不愉快?!叭缃駨U除舊俗,幾個村的年輕人得以正常交往、婚嫁,村與村之間也能更密切地來往交流,大家都拍手稱好?!睏畈χf,大家都希望締結睦鄰友好鄉村后,4個村能和睦相處、共同發展,也期待以后4個村人丁更加興旺。
結怨百年,村民通婚成禁忌
在過去的年代,村與村之間因歷史問題發生沖突而立下“互不通婚”誓言的現象并不少見,而槎橋村、美西村、美東村、下六村4個村之間的歷史恩怨,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時期。
記者了解到,槎橋村、美西村、美東村、下六村4個村地緣相近,同飲榕江水,村里老人自小聽聞“世仇村”之間的“愛恨情仇”多是因為以前村民因爭奪農田、灌溉水源等事由產生了激烈沖突,久而久之積怨成仇,上升為宗族矛盾,因而宗族長輩立下相互之間不準通婚的規矩,致使高美(即今美東村下轄的東厝、寨內、尾圍等自然村與美西村下轄的田東等自然村)與槎橋、泰洞(即今下六村下轄的新泰、老泰等自然村)之間,泰洞與東聯(屬槎橋村)、東洋(古屬槎橋村,后劃入現下六村,與槎橋村7個自然村同屬一個宗族)之間,斗門(屬槎橋村)與西洋(屬美西村)之間長期以來互不通婚,共涉及14個自然村,影響楊、黃、邱、郭4個姓氏共3萬多人。
事實上,4村之間的“世仇恩怨”早已無從考究,但村與村之間“互不通婚”的祖訓卻是代代相傳,成為村民之間的心結,揮之不去,即使到了如今,4個村之間文化、經貿等活動交集越來越多,但過往恩怨一直未能很好化解,尤其是年輕人之間的婚嫁問題,往往也會受到家中長輩的反對阻止,有情人難成眷屬。
釋怨解結,移風易俗破陳規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和人們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村民意識到“互不通婚”的陳規舊俗,既不利于年輕一代的婚戀嫁娶,也不利于鄉村的長遠發展,加上此前普寧市的北山村與果隴村、揭東區的池渡村與山美村等“世仇村”成功破除陳規陋習,締結睦鄰友好關系,也極大觸動了槎橋村、美西村、美東村、下六村4個村村民的心。
“早在8年前,槎橋、下六、美東和美西的村書記們就想推動恢復通婚,但是一直缺乏一個好的契機。直至2個多月前,等待許久的契機終于到來。”仙橋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介紹,2個多月前,揭陽市委第三巡察組、榕城區委第三巡察組進駐仙橋街道,在工作走訪中了解到這4個村之間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便想方設法做好“解結”工作。在巡察組的指導下,駐仙橋街道幫鎮扶村工作隊、仙橋街道黨工委、仙橋街道辦事處成立了以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的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各村及所涉自然村成立了協調機構,明確“兩委”干部、鄉賢、老人代表的責任,深入各村做好思想動員工作,推動形成睦鄰友好的廣泛共識。
經過兩個多月的不懈努力,槎橋、下六、美東和美西4個村的村民思想發生徹底轉變,達成了廢除陳規陋習、共創文明新風的共識,“破冰和解”一事也正式被提上議事日程,并定于今年國慶節當天舉行睦鄰友好慶典大會,消除百年積怨,締結友好鄉村。
“恢復通婚是順應時代變化、緊跟社會進步之舉,也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有利于進一步繁榮鄉村文化,培育文明新風。”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仙橋街道將以本次睦鄰友好儀式為契機,持續推動轄區內各村加強人員互動交流、強化產業互補協作,共建美麗鄉村,共筑美好未來。